Skip to Content

如何看待網路養生資訊

文章出處:中醫師 張華瑜

隨著環境汙染,食物來源,工作環境,生活方式的改變,現代人慢性病越來越多。 健康養生的議題也逐漸被大家重視,但網路上流傳的資訊這麼多,如何判斷資訊是否適合自己呢?


一般報紙所刊載的文章因為經過中醫西醫師的確認,且提供的方式為了兼顧所有讀者,通常是溫和而中庸的,應用起來不太會有問題。


而網路轉寄的文章則來源複雜,適合某甲但未必適合某乙,該如何評估這些資訊呢?


一般中醫適用於所有人的養生觀念,就是追求平衡。


平衡的標準,除了人體自己本身的陰陽平衡之外,還須依照季節變化形成的環境變動來做多或少的調整。


人體陰陽平衡除了在特殊狀況之下,一般不喜歡太過不及,所以中醫不喜歡人吃冰,因為太冷;不喜歡人暴飲暴食,因為太多或太少;不喜歡人暴怒或過悲,因為情緒波動太大會影響生理;不喜歡人運動過度或都不運動.. 等,都是人體陰陽平衡的通則。


至於特殊狀況,則因個人生活環境或體質而有所不同。


例如四川多濕,當地人愛吃辣椒,而辣椒可去濕,所以四川人辣椒雖然吃得多卻不影響身體健康。但住在其他熱燥區域的人,辣椒吃多了就要出毛病。


另外假若一個人體質偏寒,那麼他可能需要接觸助熱、生熱的配方或運動,而這些配方或運動不一定適合體質熱的人。


中醫講究節氣,是因為人無法自外於周遭環境的改變,季節變化造成了環境陰陽的變動,於是當春夏秋冬季節變化之時,人體也跟著受影響。


春天主生,人就要從冬天的蟄伏潛藏狀態開始慢慢活動筋骨,舒暢情志;又春天屬木,於是人容易出現精神情志病;另外春天多風,若不注意避風,夏天就容易拉肚子。


而一天24 個小時,又各有其屬性,於是人隨著四時的變換,保健事項也不盡相同。


所以網路的養生文章若是依照人體生理平衡的標準,或是季節時間變化做建議多屬合理,或是文章有註明適用於什麼體質,則讀者可憑中醫師對自己的診斷來做適當的選擇。


除此之外,當腦子裡對一篇文章產生為什麼的時候,就要徵詢專業人士的意見,看看是什麼道理,是否合於己用。


基本上對資訊保持審慎的態度也是對自己健康的一種負責態度。